BD半岛走近虹口港 第1辑·历史变迁的虹口港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2-10 11:38:51

  BD半岛虹口港区域位于上海市内环线内侧、虹口区南部,距离市中心人民广场3公里;北至海伦路,南至东大名路,西至四平路、吴淞路、峨眉路、南浔路,东至梧州路、旅顺路。

  (3)公共租界时期(1863-1932年)——社会、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繁荣

  1940年第一次出版的上海《行号路图录》拼接而成的基地历史地图上,我们对用地属性进行了划分,这时的虹口港属于日军军事占据的中期,公共租界时期的业态和建筑大部分保留,有一定的历史代表性。

  当时的虹口港还有航运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在虹口港两侧看到零散的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以便于航运物流。同时由黄浦江向外,可以从用地上看出圈层的发展结构 。

  从1940年到现在,街道的肌理得以保留,用地结构保留着由北外滩向外嵌套的圈层结构,只不过在一些环上由于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有所调整:北外滩由港口码头的航运功能转为观光商业,虹口港沙泾港交汇的工业集中区被音乐谷和1933两个创意文化中心代替,成为城市特色历史风貌旅游区域。

  一些建筑在历史变迁中传承了原有的功能,如医院,救火会,菜场等。这部分建筑的共同点是,为居民生活必须的基础设施、文化精神设施,传承居民对地区的需求。

  特别说明:基地原有两处三角地菜场,另一处在汉阳路峨眉路交叉口,现已拆除。

  详细历史:19 世纪后期,租界先后在苏州河北岸的虹口修筑了文监师路、汉璧礼路、密勒路 ( 今塘沽路、汉阳路、峨嵋路 ),这三条 路相交处形成一块足有10 亩的三角形土地,被叫做“三角地”。最初被英国人用来开设游戏场,后来由于安全问题,被闲置。后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当地的菜场,成为“三角地小菜场”。再后来,在1936年的地图上,我们看到在梧州路和海拉尔路的三角地交叉口也出现了三角地小菜场。

  今天,最初的菜场已经被高层办公楼取代,而后期发展起来的菜场却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曾易名梧州菜场,近年为重现历史,重新命名三角地菜场,继续为当地居民服务。

  详细历史:坐落于上海虹口区东嘉兴路267号的嘉兴影剧院是一栋具有近代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老建筑,它是上世纪30年代由著名的Atkinson & Dallas英国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历经多次改建,原名天堂大戏院,后曾改名天韵大戏院、日进剧院等,解放后又改名为嘉兴影剧院。

  然而随着观众数量的减少,嘉兴影剧院的经营也逐渐陷入窘境,最终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正式关闭。随后的十余年里,影剧院的租户几度易主,但都没有再度重现其演出的功能,它也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由于影剧院正好处在虹口区重点打造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上海音乐谷内,相关部门在研究后决定对其进行保护性整修,同时恢复这栋老建筑的演出功能。

  影院休整延续了历史建筑的风格,保留立面形象,内部考虑到实际演出的需要,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在实施整修改造的同时,虹口区相关部门也积极与演出公司接洽,最终上海久尚演艺经纪有限公司选择入住老戏院BD半岛,并将其作为该公司打造中国本土大型女子偶像团体SNH48的专属剧场。

  老剧场与新兴偶像团体的结合,是历史和时尚的融合,相得益彰还是存在矛盾,待时间考证。

  详细历史:1882年英商上海电光公司建成,是中国第一家电气公司; 1893年工局收购该厂,电气改名为上海电力公司;后被美国国际电气债券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营业范围随租界越级;太平洋战争时期被日侵占时期, 萧条;抗日战争后恢复运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政府接管;现为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公司,建筑为近年新建的高楼。

  上世纪80 年代后期,公司在厂北的虹口港上筑桥(今余杭路桥 ),这座桥被叫作“电灯厂桥”,又称“新虹桥”该桥两侧新发展起来的市区也被叫做作“新虹口”。至本世纪初,虹口的市政仍在沿虹口港向北面以及两侧发展,于是新虹口以西的地方又被叫做作“西虹口”,如以前通州路东余抗路口的通州路菜场(今废)旧名就叫西虹口菜场。今桥对面仍有一农贸市场及周边民居建筑的空间格局保留下来。

  详细历史:1878 年法驻沪领事委托天主教江南教会筹备,筹资白银五万两,租外滩洋泾浜附近称贝尔路(今中山东二路22号新永安路口)做院舍BD半岛,1864年3月1日开张,命名为 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当时只有病房17 间,床位35 张,专供外国人治病。1920 年改名公济医院。1953 年改名上海市立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面积已达1800平方米。1960 年搬入武进路85号,第五人民医院移至闵行。此时已有672床位。1964 年改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现在一共有三个院区,北院区位于武进路85号,南院在新松江路650号,分院在四川北路原上海第四人民医院旧址。第一人民医院的外立面是简洁的,没有任何繁琐的装修,注重的是大体面的风格,注重的是建筑的整体美感。作为医院,在设计上更多的考虑了空间的实用功能。

  详细历史:虹口圣心堂位于虹口区南浔路246号。虹口圣心堂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为一所小堂,主要是为葡萄牙籍船员和外国侨民的宗教生活需要而设立。同治十三年(1874年)扩建,光绪二年(1876年)建成后开堂,取名“耶稣圣心堂”,为西班牙建筑风格。日伪时期,教徒增多,其中不少是日本籍,为上海市区最大的堂口之一。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教徒回国,葡萄牙教徒也逐渐减少。1949年后,宗教活动正常开展。“文革”中,该堂被拆除。1982年,上海教区将旧址南侧原天主教俱乐部礼堂改建为“虹口圣心堂”,恢复宗教活动。

  详细历史:虹口救火会,俗称沈家湾救火会,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吴淞路560号。该建筑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火政处于1867年初建,1915年改建为今日规模。

  虹口救火会主建筑为砖木结构,由公共租界工部局负责设计建造于1915年动工, 两年后完工启用。消防站的规划为:接警5min内,消防队可达到责任区的边缘,其范围约4-7km。主立面以文艺复兴风格为主,建筑外墙底层和阳台用仿石形结构,其余部分外立面采用清水红砖贴面。

  租界时期,虹口救火会主要负责公共租界北区的大部分消防任务,是上海乃至中国设置的第二座现代消防站,现今该救火会为虹口消防中队营区 (该营区占地面积不足2000 m⊃2;,按照现代规范属于三级消防站)。

  有两处原有的建筑转为住宅功能,两者都为过去繁华交通聚集的地方,因为道路河流功能的变迁,失去地理优势从而转为居民使用的住宅。

  详细历史:在沿河的溧阳路上,我们看到一栋立面贴面比较特别的三层建筑,从历史地图上,我们了解到,这里曾经是中和银行的仓库。

  虹口港失去了航运功能后,这里逐渐转变成为居住所用。而今天,随着年月的积累和城市整体居住环境的提升,这里的严重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居住者多为老年人,工厂原有的陡峭楼梯非常危险;仓库的开窗不多,所以内部环境非常昏暗;楼板等构件按质量非常糟糕;防火措施全无,只有两端楼梯,安全隐患很大……

  虽然外观不错,但其实内部已为危房,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改造方式实在应该叫停。

  详细历史:虹口老街,又名沙虹老街、里虹口街、里虹桥老街、老街。即现东汉阳路219弄。街长 85.6 米, 街 宽 3.6 米。清末民初至抗战前,此街商铺云集,店面棋布、人旺闹市。两侧均为店面相对,商街结构模 式。1937年8月20日-24日汇山码头战役,我西线师在梧州路西至虹口港沿岸激战,老街东侧(靠梧州路)遭日军炮火毁坏,被炸毁的多为房屋上层,底层仍保留。后经修建后高度略低于西侧。现使用功能为居民居住用房。

  这些建筑多为过去的老厂房,在虹口港发的时候这些建筑相对偏僻,处于内港,建筑题量大。由于周家嘴路成为主干道,虹口港失去原来航运的功能,周边整体的改造,老工厂的地理优势重新突出出来。因为整体结构好,空间大,适宜用作办公空间。

  详细历史:哈尔滨路(旧名汤恩路)160号曾是上海冰厂,根据资料,1913年英国的韦斯特兄弟曾在此开设和记洋行,这也是今天这栋建筑名字的由来。

  在英美殖民者不断扩张,“越界建筑”的历史情况下,汤恩路成为了公共租界。韦斯特兄弟在上海开埠后70年后才抵达上海,挤不进洋行林立、竞争激烈的外滩,于是退而求其次,选定在公共租界与华界相交界的汤恩路上,开设和记洋行上海分行,以经营布匹、杂货和食品为主。

  19世纪20年代,他们逐渐被日本侨民挤了出去。之后,这里成为了中心大仓库、商贸楼、中国第一座制冰厂和最大的冰库,牛羊肉公司等,如今这里已经打造成为2000平米的文化创意园区,是总面积28万平方米的“上海音乐谷”的组成部分。入驻者多为文化类公司,办公场所。

  建筑采取修旧如旧的理念,保留原来的构架与英伦风情。在外立面上保留了一些原有的建筑构架——开裂的混凝土柱、老砖墙等,它们的存在形成了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拼贴。

  详细历史:20世纪上半叶,这里还是号称“远东第一宰牲场”的元上海工部局宰牲场。它建立于1933年11月,由英国建筑师巴尔弗斯设计,“余洪记”建造商承建。

  整体建筑体现了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圆内方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说中“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合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化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

  当时与它同等规模的宰牲场只有三座,另外两座分别在英国和美国。沙泾路上的这座完全按照英国的宰牲场设计建造,材料全部来自英国。时至今日,另外两座已经荡然无存,只有沙泾路这栋得以保存下来。

  现在的1933老场坊经过改建后,已经焕发出新时代活力,成为上海时尚表演、发布、展示、交易、设计、服务、消费、休闲的中心,以旅游业带动区域型经济发展;结合虹口区北外滩的改变形成互动,成为极具特色的区域性旅游特色产品;成为承接世博游客、居住、旅游、消费的重要特色基础。

  详细历史:哈尔滨路290号,光绪三十三年(1907)6月公共租界警务处设。初名不详。曾称汤恩路捕房和哈尔滨路捕房,1932年更名嘉兴路派出所,抗战胜利后为北四川路警局分驻所。上海解放后为北四川路公安分局下属派出所,1956年3月改隶新建的虹口公安分局。现部分建筑为嘉兴路街道办事处使用。该捕房于1932年10月15日,曾逮捕过托派中央常委彭述之、濮一凡、谢少珊等。因谢当即叛变,当夜又至岳州路永吉里11号逮捕了陈独秀。19日陈被解南京,23日BD半岛,蔡元培、杨杏佛、柳亚子、林语堂电中央营救陈独秀。该建筑外墙已改变。

  今天,为配合国家音乐谷项目,这里在保留原有建筑的情况下,改造成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成为整个项目的中心。

  历史沿革:上海人力车夫互助协会——搬运工人子弟学校——国家音乐谷建设项目

  详细历史: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人力车夫主要是由苏北和山东来上海的农民组成,他们靠每日拉车维持生存,如遭遇疾病、死亡,家庭生活便陷入困境,为防止社会动荡,稳定财政,公共租界工部局专门成立人力车管理委员会,并在东嘉兴路230号成立人力车夫互助会总会,为车夫提供就餐、休息、医疗、本人和子女就学的方便,也开创了我国劳动保险的先声。其总部设于嘉兴路地区,分部分布在上海各处。

  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淘汰了黄包车,改用三轮车,所以此处一直是上海三轮车工会所在地。同时挂有“上海搬运工人子弟小学”牌子,直到1970年代初期并入其他小学。

  由于建筑质量每况愈下,近年来被荒废。为配合周边的音乐谷项目,正在改建并将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历史沿革:玲奋电器机械制造厂——上海辛克试验机厂——上海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

  详细历史:上海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溧阳路735号,上海辛克实验机厂原址。

  上海辛克试验机厂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至90年代中,职工人数710人。国家二级企业该厂为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试验机制造专业工厂。前身为1948年,由鲍国梁创办于浙江中路159号的玲奋电器机械制造厂。1958年与新立机器厂合併,改名上海试验机厂,并迁入溧阳路735号现址。后又更名上海辛克试验机厂,为全国最大的动平衡机与材料试验机专业制造企业。

  半岛湾时尚文化产业区是近年来配合音乐谷项目而建,以时尚为特色,成为音乐创作、文化展示、潮流设计、传媒互动、酒吧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此外,与其他周边项目一同形成集群发展,使该区域最终成为国家创意示范基地。

  详细历史:虹口中学系上海市虹口区区重点中学,校址在虹口区原沈家湾的靶子路------现九龙河畔的武进路86号。校舍主楼始建于1929年,抗战胜利后成为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和新陆师范学校,并设附中、附小各一所。1949年11月21日虹口中学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成立,1950年5月5日虹口中学支部正式公开。1954年学校被市政府命名为重点中学,1959年学校被列为虹口区重点中学。虹口中学位于上海市中心区东北部,占地十一余亩,建筑面积12345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1234平方米),操场面积123平方米(包括175米环型跑道四条,三只篮球场),绿化面积达123平方米,是一所区属重点中学。

  如今,虹口中学正在被拆建,据施工人员说,可能会在原址上改造成第一医院的扩展项目。

  详细历史:整幢建筑始建于1930年,为英国商人建造的老货栈,由当时颇负盛名的英国建筑事务所Anderson Meyer&co.ltd设计,外墙及内饰尽显典型的英式建筑风格,园区与上海著名的“1933老场坊”创意园隔河相望,南北呼应,成为东西方文化汇聚的创意艺术建筑群。

  大名路,以前叫做百老汇路,作为北外滩最边缘的一条道路,宽阔通畅,在我们基地的西侧主要以沿街商业为主,而在东侧有众多的仓库,堆栈,还有规模较大的和祥码头,所以也起到很重要的交通作用。今天,沿街的商业功能减弱,城市高速交通冲淡了这里的商业氛围,同时,以前的码头变成了今天的客运中心,所以交通作用同样重要。

  塘沽路,以前叫做文监师路,在比这张历史地图更早的时候,在节点处有日本人建造的救主堂,然后又以其为中心,建立了文纪女校、同仁医院这样的公共服务建筑,以及小三角地菜场这样规模较大的服务型商业,所以塘沽路是一条以宗教服务为中心,展开的一条公共服务、集中商业和沿街商铺功能丰富的街道。今天,菜场变商办,学校被拆除,教堂被淹没,医院被荒废,街道的活力大大削减,着实可惜。

  汉阳路,以前叫做汉壁礼路,比较特别的是在基地的东侧有大片的工厂集中,其中还有非常著名的中国标准铅笔制造厂,现在比较常见的中华铅笔就产自这里,所以这条道路的交通作用比较重要。

  余杭路,这条路跟历史的变化不大,两侧住宅较多,是生活气息比较浓郁的一条街道,特别的是有很多名人故居,比如宋耀如夫妇的故居,我们上学期基地内部的夏衍故居,这次的基地内部在这里是澄衷学堂的旧址,所以我们在这看到了保留完好并得到修缮的石库门。

  桥的修建顺序和虹口港的发展结构有关,首先在最外层的大名路修建外虹桥,联系仓库和码头;然后向内修建中虹桥,里虹桥,把虹口地区分成里虹口、中虹口河外虹口,这样的圈层结构就显示出来了;再向内,电力公司为了发展修建了电灯厂桥;再向内,海宁路桥以前叫做鸭绿路桥,后来为老厂房运输牛羊等牲畜服务,然后是汤恩路桥和东嘉兴路桥。

  今天,几座桥梁都得到了保留,然而由于东西向街道的巨大交通压力,桥梁都经过拓宽和重建,在形制和造型上趋于一致,失去当年的特色,较为可惜。

  最后给大家欣赏几张近期的虹口港区域里弄照片,砖墙小弄,不失老上海韵味。(摄影:田博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服务热线
020-66666666